蓝风游戏账号交易系统源码 - 专业的游戏账号交易系统源码

资讯热点
大米需要新的故事。不开车的话会迟到

发布时间:2022-12-21 分类: 行业资讯

最近,《晚邮报》报道称,小米已经确定了造车,并将其视为一项战略决策。

但是具体的形式和路径还没有确定,可能还有变数。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小米造车将由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领导。

消息发出后,小米集团第一时间回应:“等着瞧吧,还没有。”

比起上一次回应中的强硬态度,这次回应的语气要宽松和暧昧得多。

小米总办副局长徐洁云微博

在得知小米正在为造车,做准备后,资本市场反应热烈。

小米集团尾盘快速上涨,短时间内暴增12%,最终市值达到7722亿港元。

|底座在缩小

目前,小米处于最佳状态,至少从股价来看是这样。

但我们应该清楚,目前的优势是基于华为被迫退出手机市场的前提。

我不想在这里打爱国牌。从普通市民的角度来看,肉只要烂在锅里就是好的。

我主要想说的是,目前小米的盛况有一定的偶然性。

从商业逻辑来看,过度依赖智能手机的小米集团的基数正在一点点缩小。

此前,在对小米,最新财务报告的分析中我明确提出了这一点:

“在季度财务报告中,小米手机业务营收占比66%。从长远来看,这不是一个好消息。”

数据显示,中国手机出货量在2016年达到5.6亿部的高位后,开始逐年下滑。

到2020年,加上疫情影响,年出货量将只有3.08亿。

与此同时,全球智能手机更换周期开始大幅缩短,从2014年的24个月缩短至2020年的33.6个月。

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中国的下沉市场,还是以印度为代表的亚非拉海外市场,都被大大小小的手机厂商彻底瓜分。

智能手机的增长源已经从“普及”过渡到“替代”,整体市场完成了从“争增量”到“吸存量”的切换。

之前备受期待的5G替代浪潮,并没有实现大幅增长,进一步印证了这一逻辑。

目前,仅靠智能手机无法支撑今天小米的市值。

小米迫切需要一个新的故事。

目前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小米集团在AIoT的市场布局是大家敢于长期持有小米股票的基础。

但事实上,仅仅一个AIoT还是不够的。

|应该是多方下注

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联网场景都是“个人化”的,而在“个人化场景”中,核心设备就是手机。

在物联时代,除了“个人场景”,我们还将迎来智能设备的“家庭场景”、“移动场景”和“工业场景”。

5G技术发展之初,判断一个企业未来潜力和竞争格局的简单方法,就是从这三个场景入手。

找出企业在这三种场景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对应的权重可能有多大。

目前,通过小米生态链的布局,小米在“家庭场景”AIoT领域占据非常有利的地位。

这个场景的中心角色不是电视就是智能音箱。

没必要说“小爱同学”这个名字。智能电视方面,自2018年4月小米获得国内第一名以来,小米电视一直稳居第一梯队。

根据云网, 奥维, 2020年上半年的数据,小米电视出货量在中国排名第一,连续六个季度排名第一。

可以说是相当能打。

然而,跑得早不一定跑得快。

回顾十年智能手机历史,小米也早早登顶全国销量榜首,并在2014年前后呈现出立于不败之地的趋势。

但是随着肉眼可见的市场蛋糕的扩大,在智能手机市场最火热的时期,小米一方面面对OV线下渠道的优势,另一方面面对华为R&D的优势,一度被打得左右为难,非常尴尬。

一个成熟企业最大的标志,就是不再幻想独自吞掉整个市场。

随着AIoT家庭场景的市场升值,老牌互联网公司、华为, 苹果和传统家电厂商的转型很可能迅速侵蚀小米龙头地位。

所以,从最务实的角度来看,在新时代初期,小米有足够的理由采取多党投注的理性策略。

事实上,虽然造车是小米集团没有提上日程的项目,但汽车一直存在于这个集团的投资版图中。

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小米投资汽车领域实际应用开发商木仓科技;

2014年,投资地图制造商凯立德;

2015年,雷军创办的顺为资本投资了蔚来汽车;

2016年和2019年,顺为资本两次投资小鹏汽车;

外部合作伙伴方面,小米早在2017年和2019年就分别与北汽集团和梅赛德斯-奔驰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

从商业角度来看,“家庭场景”似乎很热闹,但其想象空间真的无法与现在小米制造的智能手机相比。

智能音箱,单价太低。

智能电视,更换频率太弱。

智能窗帘、台灯、空调、加湿器、卫生间等一系列超长战线可能会以量取胜,保持一定的回头率。

但品牌协同很难形成,更难肩负起核心竞争力的重任。

相比之下,造车的未来要光明得多。

无论是无人车的品牌效应、单品利润,还是未来的商业前景,都完全可以肩负起“再造一个小米\".”的历史重任

如今,人们说“再创造一个xx”,想到的都是“搜狐”和“百度”,已经是孤独的历史霸主了。

在这种背景下,谈论创建\"小米\"似乎还为时过早。

但是如果你仔细想想,当它变成\"搜狐\"的时候,恐怕真的太晚了。

|来得正好

早些时候,在谈到小米为什么没有被美国,封杀时,我提到世界产业链的封杀趋势是针对最高端的自研能力。

众所周知,包括小米,在内的各大手机厂商的关键材料均来自高通,联发科,惠普、三星等外部企业

对于这样的厂商来说,品牌营销和供应链管控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我个人不喜欢“贴标机”、“装配厂”、“山寨装配”等肤浅的评论。

分工是商业的基本规则之一,供应链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实际上是在为整个社会发挥作用。

什么时候铺货,预计要铺货多少,销售周期,品牌理念,要定什么价格,和代工的关系,能不能第一时间拿到上层供应商手里的最新技术产品.

这些都属于“供应链控制”的讨论范畴。

风头正劲的蔚来、理想等汽车新势力,目前其实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因此,像小米这样的手机制造商在向汽车制造业转型时,拥有同样的核心能力,只是他们打交道的公司从高通和京东方转向了松下和宁德

雷军的第一份职业是软件行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行业正在乘风破浪。雷军比金山,任何人都努力,但最终的企业上限受到行业本身的限制。

看着过去互联网行业的弟弟们,一个个从他们身边呼啸而过,雷军得出了他前半生最重要的理论:“顺势而为”。

他说:“人不能把石头推到山上,因为会很累,随时会被山上滚下来的石头扔下去。你要做的就是爬到山顶,随意踢一脚石头。”

这是“奉口说”的原版。

此时此刻,造车正是时候。

政策方面,全国都在试图用“电动车”超越海外传统车企的弯道。国务院在《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中明确指出了相关方向;

产业方面,在“电气化、网络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新四大方向下,整个汽车产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时代;

可行性方面,特斯拉等先行者帮助培养了国内相对成熟的供应商和具有相关经验的管理技术人才,创业的土壤已经准备好。

据特斯拉, 陶琳,全球副总裁介绍,截至2020年底,特斯拉制造的零部件国产化率已基本达到100%。

资本市场的热情就更不用说了。

|自我革命

小米要成为今天的样子并不容易。

经过十年的努力,我开始向乐视学习,从事生态和反互联网的思考。后来发现不对,就开始拉长战线。

终于性价比这个品牌站了起来,大家开始反感“缫丝机”了。

被OV压着头打,他学会了做“米family”,接着是“新零售概念”,线下补课。

又羡慕华为的技术实力,发力芯片自研,最后一脚踩进深坑,大赚特赚,弄得今天一点消息都没有。

当游戏全面玩完,美好的日子会过去一年半:2014年一年,然后从去年到现在六个月。

任何企业都会有“红利期”。

目前,小米正处于这样一个海外稳定、国内和平的时刻。

虽然智能手机的市场增长没有当年那么快,但庞大的基数足够这些头部厂商轻松吃一顿饱饭。

在商界,尾部奖金是最可怕的东西。

这个时期的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赚。

而之前的辛苦日子也会被企业领导认为是我应得的奖励。

众所周知,看不见的手已经在这个时候悄然开始了。

随着相关技术的溢出和普及,以及相关产业链的成熟和完善,市场门槛会不断降低,新的挑战者会像利润率极低的鬣狗一样冲上来,试图分一杯羹。

头部玩家之间,此前默契的差异化竞争将不复存在,股市的整体厮杀将残酷上演。

整个过程会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

届时,pC市场的格局将是智能手机市场的未来。

说到伟大的企业,人们总会说一句话,叫做“穿越周期”。

什么是“穿越周期”?

说白了,就是带头割自己的命,让别人没命割。

« 现在的网盘哪个能用10大免费的网盘排名? | 小米天猫超级品牌日享受科技带来的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