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7-18 分类: 行业资讯
近年来,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平台都在争夺年轻人,仿佛他们受到了年轻用户的青睐,掌握了互联网的未来。
但对于关注老年市场的人来说,情况可能并非如此。事实上,在很多平台都在争夺年轻人的同时,也有一些平台已经将目光放在了老年人身上。近日,不少互联网巨头再次主动出击老年市场。
滴滴推出老人一键式叫车小程序;
上线, 百度\' 百度大版APP \';
首汽汽车相关公司率先在北京试用了首款专为老年人出行设计的网上汽车相关“助老模式”产品
事实上,随着短视频社交的快速兴起,老年人的市场价值也在不断显现。微信、Tik Tok等。也参与了很长时间。那么,对于滴滴,百度,首约等头部玩家来说,他们为什么要奔赴入局老年市场,背后隐藏着多大的潜力?
各大豪门已经在入局开始了“老赛道”的中场之战
像滴滴,百度和首约这样的互联网玩家正在进入中老年用户市场,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早在2010年,从QQ,的微信之争就可以看出中老年市场的勇气,但微信的很多功能与QQ,不谋而合,其本质仍然是一个“实时通讯软件”。但微信后来者也利用了老年用户市场的资源优势。
微信、Tik Tok、Aauto Quicker、拼多多等各大社交电商平台也初步完成了对老年用户的互联网技能和互联网素养教育。
尤其是在短视频市场,年轻人的活跃潜力被激发,上攻力度小的情况下,释放中老年人的流量池是当务之急。
2017年,Aauto Quicker率先打响了短视频领域争夺‘老赛道’的第一枪。内部运营方面,Aauto faster在垂直领域加强了适合中老年人的各种创意内容建设,让中老年人用户可以在Aauto faster“观看”,有更多内容可以“推荐给他人”。
与Aauto Quicker相比,Tik Tok社区适合中老年用户的创意内容相对薄弱。可以看出,Tik Tok的策略是加强对当地风俗文化内容的支持和运营,在中老年用户中获得了良好的流量和口碑。
后来,Aauto Quicker和Tik Tok推出了多版本应用。与各自品牌的旗舰产品相比,Tik Tok至尊版和Aauto Quicker至尊版专注于“线上赚钱”,核心目标是下沉市场,为中老年用户提供更多空闲时间。
微信敢在口号后启动视频号。一方面,在老年用户中有Tik Tok、Aauto Quicker等短视频平台扩张的模板。2020年春节后,Aauto快手40岁以上中老年用户规模达到10.3%,2020年。3月份Tik Tok新增装机用户中,46岁以上的占比高达14.5%;另一方面也是对中老年人市场信心的肯定。在国内的应用中,微信是最受欢迎的,尤其是针对中老年用户。相比其他应用,微信已经拥有相当数量的中老年用户。
在看到微信、Tik Tok、亚图快手在老年赛道上的布局后,阿里巴巴也不甘示弱。淘宝先后推出专版、无忧版,无忧版专区推出低成本老年人细分。
据悉,无忧版与专版的区别在于,前者扩大了字体大小、产品信息图面积,简化了跳转链路的购买,同时针对老年人高频消费产品推出了1元、5元、10元分区。
从淘宝无忧版的定位来看,主要是针对老年市场。
1月22日,滴滴, 百度、首约汽车三大互联网巨头发布相关产品和服务,再次将“老赛道”推向高潮。
虽然是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但互联网巨头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都在聚焦弱势老年人,利用现代技术和效率提升现有的功能头部应用,同时也愿意为中老年用户提供更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不得不承认,随着老龄化的深入,中老年用户的比例只会逐年增加。应用是否满足中老年用户的需求,往往决定了它的“长度”,而不是它的“热度”。未来,对“旧赛道”的争夺可能只会变得更加激烈。
交通竞争进入“巷战”旧市场的潜力正在逐渐显现
互联网巨头的竞争本质上还是用户屏幕时间的竞争。年轻人很难增加屏幕使用时间,瓶颈逐渐显现。
近日,腾讯企鹅智库发布《2020-2021中国消费互联网竞争趋势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0月,移动, 中国月网民规模已达11.54亿,同比增长1.7%,但月网民增速已连续15个月降至2%以下。互联网平均每月使用时间为141小时,同比增长率仅为2.4%。中国移动,的互联网用户已经全球饱和。
(来源:腾讯企鹅智库)
《传播创新蓝皮书:中国传播创新研究报告(2020)》数据显示,核心网民(“00后”、“90后”、“80后”)占网民总数的65.1%,但增速已趋于平缓。
这种现象在短视频领域尤为明显。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短视频月活跃用户已超过8.2亿,短视频市场已趋于饱和。即使是像the core阿尤托这样的头部玩家,交通焦虑也成为了核心问题。回顾2019年,Tik Tok Aauto faster的用户重叠率已达47%。显然,‘抢’人解决不了当下短视频市场的流量焦虑,开拓新的潜在用户成为首要目标。
这么多几乎不用智能机器的老年人,甚至是没用过智能机器的老年人,自然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也成为了各级赛道的‘生力军’。
在年轻人流量增长乏力的背景下,老年人逐渐与新兴技术联系更加紧密,与传统养老市场产生“化学反应”,不仅会催生高质量的目标,还会加速开启新一波“老龄化社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极大提高,以及低生育率,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老龄化进程逐渐加快。
根据卫计委, 2020年的统计,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2.55亿。在国务院,中国,起草的人口发展计划中,预计到2030年,老年人将占人口的1/4。
在网民占比方面,截至2020年3月,20-29岁网民占比21.5%,30-39岁网民占比20.8%,高于其他年龄段;40-49岁网民比例为17.6%;50岁及以上网民比例为16.9%。在新增用户占比上,中老年人贡献了90%以上的新增网民,成为新增用户的主要来源,未来有望继续提升渗透率。
根据2020年的数据,46岁以上的月活跃网民只有1.53亿,而中国5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4亿。可见,老年互联网市场仍在蓝海,增长空间很大。
“蓝海\',”的混乱巨人入局,不应该只关注“掘金”
尽管老年市场是一个蓝海,指的是近年来老年互联网市场的一些发展状况,但在各互联网巨头入局背后,或许值得展开更深入的思考
在早期中国,老年人互联网市场的平台上,Laolai.com更早入围。早期,Laolai.com以老年人社保待遇查询为基础,逐步扩大老年人上网所需的服务。
此外,还有一个知名的老年社区‘糖豆\',’,2015年以广场舞起家,随后推出了视频拍摄功能,给老年人更多的展示机会。上线注册用户两年突破1亿,为这些玩家提供了更好的后入局。
但是,在互联网的今天,虽然很多软件、平台都涉及到这些领域,但老年人也有一种与主流平台天然的隔阂感。而且有一些主流软件,是有一定技术门槛的。对年轻人来说可能很容易,但对老年人来说却是个障碍。这就要求针对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需要更加垂直和精准。
虽然未来老年市场会是一个‘蓝海’的市场,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很多入局市场参与者的逐步参与,难免会出现一些乱象。在一些为老年人开发的交友软件中,存在乱收费的现象,添加好友和聊天都需要额外付费。随意填写信息即可注册成功,真实性无法保证。
在这个包罗万象的互联网中,很多平台都在想着赚‘快钱’,一些深度培育老年人互联网市场的平台也在做表面功夫,甚至利用老年人固有的弱点进行不当盈利、传播虚假信息等。从长远来看,它只会带来伤害。
这样,对于像滴滴,这样的平台来说,虽然推出了针对老年人的小程序,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互联网上的各种隐患也加剧了这些人的一些防备。未来有多少老年人会真正使用,在这样一个有空间但仍有挑战的市场中,能打开多大的市场,这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综上所述,面对未来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市场前景无疑是巨大的,但老年人需要一个平等和谐的互联网环境。互联网企业和平台正在探索老年人互联网市场。这个蓝海企业和平台不应该只以盈利为目的。对于这些巨头来说,他们更应该肩负起重塑老年人互联网市场秩序的重任。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值得我们深耕。
来源:港股研究会,请注明版权。